• <noscript id="kkikg"><kbd id="kkikg"></kbd></noscript>
  • <table id="kkikg"></table>
    <table id="kkikg"><option id="kkikg"></option></table>
    內頁banner
    媒體中心
    長三角專業汽車制造、新能源、零部件展覽會

    唐唯實:電動車轉型,汽車制造商只能硬著頭皮上

    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表示,汽車制造商面臨的外部壓力可能會威脅到汽車行業的就業崗位和新車的質量。

    12月1日,唐唯實在路透社Next發布會上接受采訪時說,政府和投資者都希望汽車制造商加快向電動汽車的轉型,但轉型成本已經超出了汽車行業所能承受的極限。

    他說:“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化的成本多出了50%,我們不可能把這50%的額外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因為那樣一來,中產階級的大部分人就買不起車了,汽車制造商只能硬著頭皮上。”

    唐唯實說,汽車制造商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漲價,要么降低利潤率。可無論走哪一條路都會導致裁員。歐洲和北美的工會領導人已經發出警告,可能會有上萬個工作崗位被裁。

    唐唯實說,汽車制造商需要時間來測試新技術,確保它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強行加快這一進程只會產生反效果。會帶來質量問題,以及其他各種問題。

    他說:“Stellantis的目標是以遠高于行業標準的生產速度提高生產力來避免裁員。在未來五年內,必須每年將生產效率提高10%,而這個行業的正常水平是每年提升2%到3%。”

    唐唯實說:“未來我們將看到能突破10%的企業就能成功,反之則會失敗。我們正在把這個行業放在極限上。”

    2018年10月1日,法國巴黎,PSA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管理委員會主席唐唯實出席了巴黎車展新聞日前夕舉辦的Tomorrow In Motion(明天在行動)活動▼

    圖片

    電動汽車的成本預計會下降,分析師預測,在2025年之后,電動汽車和燃油車的成本可以持平。

    與其他主要依靠燃油車盈利的汽車制造商一樣,Stellantis也面臨著來自特斯拉等電動車制造商和Rivian等純電動車初創公司的壓力。

    這些電動汽車公司在汽車銷售和就業方面規模要小得多。但投資者給予特斯拉和Rivian的估值卻遠高于擁有Jeep SUV和高利潤率車型Ram皮卡的Stellantis。

    政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不斷給投資者施壓。歐盟、加州和其他司法管轄區已經設定了到2035年停止銷售燃油車的期限。英國已經宣布到2030年停售燃油車。

    唐唯實說:“政府應將氣候政策的重點放在清理能源部門和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上。”Stellantis公司于2021年由法國汽車制造商標致和意大利-美國汽車制造商菲亞特-克萊斯勒合并而成,正在通過精簡業務削減成本50億歐元。

    唐唯實加快了Stellantis公司的電動車開發進程,承諾在2025年前投入300億歐元開發新的電動汽車架構,建設電池廠,并投資于原材料和新技術。

    11月30日,Stellantis表示,它已經與德國汽車制造商戴姆勒一起投資了固態電池初創公司Factorial。

    唐唯實說:“我們可以投資更多,并深入到價值鏈中去。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還會有其他投資。”


    上一篇:機器人造車丨汽車制造業數字化趨勢凸顯

    下一篇:行業高管:電動汽車制造商必須與鋰供應商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