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kkikg"><kbd id="kkikg"></kbd></noscript>
  • <table id="kkikg"></table>
    <table id="kkikg"><option id="kkikg"></option></table>
    內頁banner
    媒體中心
    長三角專業汽車制造、新能源、零部件展覽會

    加速綠色低碳轉型,讓汽車產業“綠”起來

    12月3日,工信部發布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了“聚焦一大行動、構建兩大體系、推動六大轉型、實施八大工程”的整體工作安排,明確要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驅動力,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培育壯大工業綠色發展新動能。規劃將“促進甲醇汽車等替代燃料汽車推廣”納入“綠色產品和節能環保裝備供給工程”,將“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列入“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工程”。

    在“雙碳”背景下,推動整個工業體系的綠色低碳發展,已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這其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的汽車產業,理應做好雙碳“排頭兵”。

    都知道,交通是重要的能源消費領域,而汽車又是交通領域碳排放的大頭。據中汽中心測算,汽車碳排放占我國交通領域碳排放80%以上,占全社會碳排放7.5%左右。WRI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碳排放的41.6%是由發電和供熱行業貢獻,23.2%來自制造業和建筑業用能,7.5%來自交通運輸行業,而汽車產業同時涉及這三個領域,自然應將減碳的議題優先序提到更高。

    針對汽車產業的降耗減排,《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已明確做出部署:要于2028年先于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2035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20%以上。就眼下看,汽車產業通過能源結構調整及低碳工藝應用等方式,提升能源轉化效率、減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已是箭在弦上。

    而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就與此要求吻合,也承載起汽車產業低碳脫碳的綠色發展期許。這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如今已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但提高電動化比例,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當前國家正在鼓勵能源多種形式創新和多元化發展,在此語境中,結合雙碳目標、能源安全、儲存安全性、運輸便捷性、環境友好性、資源豐富性等多維度,對電能、低碳液體燃料、氫能等綜合評價和考量,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很有必要。

    此次工信部發布的規劃,將甲醇汽車作為汽車產業綠色發展的路徑之一,就頗具針對性,也能拓寬人們對“新能源汽車”內涵的理解——新能源汽車在質量性能過硬之外,還必須在節能降耗和能源安全兩大維度對表國家戰略目標與政策要求。綠色甲醇技術對汽車產業的價值,就在于此:它對實現低碳減排、推進能源結構變革,都大有裨益。

    從碳排放角度看,甲醇是清潔的含氧液體燃料,儲運用便捷,用途廣泛,綠色甲醇是全球公認的碳中和必由之路。無論是將存在間歇性的太陽能、風能、水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制氫后,與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綠色甲醇,還是利用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制取甲醇,都能實現對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在可持續可循環中減少碳排放。

    從能源安全維度講,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產國和使用國,產能和產量均超過全球1/2以上,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甲醇產能約9000萬噸,占全球60%,產量約7000萬噸;我國的甲醇生產、應用裝備技術均處于世界前列,這為發展甲醇汽車帶來了充分的能源和技術保障。根據我國液體能源需求量預測,一旦甲醇燃料應用規模達到3.5億噸以上,可將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降到30%以下,這顯然有助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在今年9月舉行的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上,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在演講中就指出,綠色甲醇的推廣使用對鄉村振興、能源革命、環境保護以及“雙碳”戰略目標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

    正因如此,早在2013年起,工信部牽頭組織在全國五省市開展甲醇汽車試點工作,甲醇汽車的安全性、環保性、可靠性、經濟性和適用性得到了充分驗證。2019年,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加快M100甲醇汽車的應用,我國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的應用由此進入了新發展階段。

    貴陽市目前已成為全球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市場化推廣規模最大、覆蓋區域最廣的城市,形成了以出租車為主要應用終端的甲醇經濟產業鏈——每天有1.6萬多臺甲醇出租車,穿行在貴陽的大街小巷;山西2021年底前則將形成年產15萬輛甲醇汽車的產能,并建成100座以上甲醇加注站。這有力促進了當地交通運輸行業的節能減排。

    而市場主體的積極投入,也讓甲醇汽車生產技術日益成熟、成本不斷降低,還具備了大規模生產供應能力。在這方面,作為最早進行甲醇汽車研發與布局的企業,吉利就已在甲醇替代燃料方面進行了16年的持續研發。2019年4月,吉利商用車推出了全球首款M100甲醇重卡牽引車,將甲醇商用車的應用和推廣真正落地。截至2021年7月,吉利甲醇乘用車已規模化運行超2.7萬輛,總運行里程達到80億公里,最高單車運行里程已突破120萬公里;甲醇商用車運行超100輛,市場運行總里程227.24萬公里。

    我國最早開始甲醇汽車研發并且實現產業化的汽車企業、首家獲得甲醇汽車產品公告的汽車企業、首家走出國門開展甲醇汽車測試運行的汽車企業、首家投資“以捕捉CO2循環制取甲醇”新技術的汽車企業……這些都是吉利深耕甲醇汽車技術的印證。時至今日,它已形成核心技術專利近200件,開發包括乘用車、商用車在內近20款甲醇燃料車型;在工信部甲醇汽車試點項目中,投入甲醇汽車占試點總數近90%

    對汽車行業來說,綠色低碳發展需要系統化解決方案,而用甲醇等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作為替代燃料,就是著眼未來的有效選項。更何況,它還可以是保障能源安全棋局中的落子。

    說到底,在“雙碳”目標面前,汽車產業該沖在前面——這需要切實推進節能降耗的決心,也需要以技術助推減排的創新。這也錨定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向:汽車行業必須加速綠色低碳轉型,讓全產業全鏈條“綠”起來。要知道,未來汽車產業一定得是現代的、網聯的、智能的,也一定是清潔的、綠色的、低碳的。


    上一篇:中國車企領跑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第一賽道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發展與智能制造技術的推廣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