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安徽省汽車產量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產量為38.4萬輛,同比增長12.1%,高于全國增幅10.1個百分點。第一季度,安徽省汽車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3月當月同比增長12.1%);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0.5萬臺,同比增長156.2%。
“3月下旬以來,隨著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壓力加大,特別是與安徽省汽車產業聯系密切的長三角地區、東北地區的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物流不暢等問題十分突出,對安徽省的江淮、奇瑞、蔚來、比亞迪、弗迪電池等重點企業生產產生了重大影響,對產業鏈穩定構成較大壓力。”安徽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對此,安徽省經信廳主動作為、積極協調,截至目前,已幫助江淮、蔚來、比亞迪、奇瑞、弗迪電池等汽車行業重點企業協調近40家上游供應商跨省運輸困難和生產組織供應等問題,已辦理通行證25張,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
部省協同 扎實做好工作
記者了解到,4月11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建立了全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幫助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及時反饋和解決實際困難問題。4月14日省市主管部門上線以來,安徽省經信廳根據工信部統一部署,扎實認真做好相關工作。
一是建立機制,安徽省經信廳迅速建立了涵蓋16市經信局的工作群,建立了聯系和辦理機制。
二是認真梳理,對在平臺上外省整車企業反映的安徽省相關零部件企業復工復產或物流不暢等問題,及時組織專人梳理整理出來。
三是及時分辦,把相關問題迅速分辦至有關市經信部門,并加強協調,推動解決。
四是調度跟蹤,對已分辦各市事項,加強調度跟蹤,將進展情況及時在工信部平臺報送反饋。
省際聯動 加強線下溝通
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事關安全穩定大局。安徽省經信廳多措并舉,加強汽車產業鏈跨省間的線下溝通。迅速建立了跨省運輸協調聯動機制,廳領導掛帥,牽頭處室承辦,業務處室跟蹤。按照“即來即辦”原則,確保當天需求、當天辦理、當天對接。
如上海市,是汽車產業保供的重點區域,針對安徽省重點企業物資運輸受阻困難,及時發文請求協調,并獲得上海方面積極響應。4月上旬安徽省經信廳與上海市經信委共同建立滬皖協調微信群,建立政企直連通道,連夜頒發通行證,及時穩定了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目前,上海已累計辦理汽車行業企業運輸通行證25張,其中江淮、蔚來、比亞迪一次性分別獲批5張運輸許可證。
如河北省,3月中下旬,先后出現蚌埠弗迪電池、奇瑞商用車的密封件零部件運輸問題,安徽省經信廳當天發函給河北省工信廳,懇請協調相關部門和市、縣予以支持,開辟物流運輸通道,并及時辦理,有力保證了企業的正常生產。
省內互動 建立暢通渠道
面對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出現的堵點卡點,安徽省經信廳建立了上下左右暢通的渠道,確保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一是線上、線下并行。線上,緊盯工信部的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安徽省經信廳及時整理、分派、跟蹤調度。線下,16個市工信局文件掃描件直接傳輸上報,非常快捷、便利。
二是省市互動。省內建立了企業、市、省之間暢通的溝通渠道,市里對企業跨省協調事項,統一要求,規范供應商地址、生產、庫存、聯系人以及運輸車輛等具體信息,做到內容簡潔、精準,減少因信息誤差帶來的協調不暢等情況發生,把好第一關。4月18日上海經信委給安徽省交通廳發了《關于疫情期間上海市疫情保障臨時通行證相關情況的函》之后,安徽省經信廳及時在全省汽車產業工作群里進行轉發,提醒各市和有關重點企業,駕駛員可以在上海“隨申辦”APP、“隨申辦”微信小程序、“隨申辦”支付寶小程序中,辦理電子通行證。4月19日蘇州疫情防控辦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物流保暢工作的通知》也于20日晨在群內發放。
三是廳內處室聯動。一個處室對外,行業處室協同對接。如安徽省經信廳內運行局對外發文,汽車工業處負責與上海經信委智能制造處跟蹤聯系,確保有關事項(運輸、生產組織等)能及時辦理。
4月份乃至第二季度,汽車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工作形勢任務十分艱巨。“我廳將繼續努力,主動作為,加強協調。一是做好跨省間運輸保障和生產組織工作。既服務全省產業鏈,也為全國汽車產業鏈的穩定作出安徽貢獻。二是繼續發揮省芯車協同工作機制作用。抓好省內芯車協同工作,推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推動供需對接,促進省內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四是加強監測調度,發揮省新能源汽車聯盟、省汽車行業協會的作用,做好企業難題的協調和服務保障等工作。”安徽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