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kkikg"><kbd id="kkikg"></kbd></noscript>
  • <table id="kkikg"></table>
    <table id="kkikg"><option id="kkikg"></option></table>
    內頁banner
    媒體中心
    長三角專業汽車制造、新能源、零部件展覽會

    安慶造車記

    安慶,八百里皖江的起點。

      中國第一個近代軍工廠、第一臺蒸汽機、第一艘機動船……這些“第一” 曾點亮中國近代工業的希望之光,也刻錄下安慶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老工業基地的無盡榮光。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安慶還有一個“第一”—— 早在1991年,由安慶汽車廠組裝的安達爾轎車圓了安徽的“轎車夢”,也在安慶汽車產業發展的歷程中種下了寶貴“種子”。

      今天,有著深厚工業積淀的安慶,找到更新迭代的力量源泉,加碼汽車工業賽道,劍指安徽汽車“第三極”。深挖潛能,重拾“造車夢”的安慶故事,也有了新的發展基調。

      造車“基因”

      安慶人“造車夢”的開端,要追溯到上個世紀。

      1990年春節前夕,安慶汽運公司大修廠仿造北京吉普,手工打造出一輛吉普車,為市里的燈展活動助興。大修廠造出來的這輛吉普比北京吉普還要亮麗的觀感,也第一次觸動了安慶人的造車“基因”。

      雖然汽車工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能激活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當時國家對汽車實施定點生產。也許是歷史的巧合,安慶轄區內的岳西縣當時是國家貧困縣,其對應的扶貧單位正是主管全國汽車工業的中汽總公司。基于這層關系,安慶順理成章獲得了汽車生產資質。此后,安慶汽運公司大修廠搖身一變成為安慶汽車工業的“龍頭”,改名為“安徽省安慶汽車廠”,開始進軍整車制造業。

      1991年春節,安慶汽車廠自主研發,成功試制出第一輛“安達爾”小轎車,這也是安徽歷史上的第一輛轎車。1996年,安慶汽車廠年產量1136臺,產值突破8000萬元,短短三年時間產值就翻了近100倍,一舉躍升為安慶市納稅大戶第三名。同時,“安達爾”轎車開始銷往九江、濟南、揚州、福州、中山、深圳等城市,濟南曾一次性采購100輛安達爾作為出租車。

      正當安慶汽車廠準備大干快干的時候,后來一波三折的痛苦歷程,成為后人口口相傳的記憶。

      雖然安達爾的命運多舛,原安慶汽車廠留下的一大批汽車專業技術人才和熟練的產業工人,成為后來安慶汽車產業發展的寶貴“種子”。 一時間,安慶不能生產整車,但生產汽車零部件產業卻如雨后春筍。這其中最亮眼的,莫過于環新集團。前身為安慶活塞環廠的環新集團,就是在那個背景下,走專業化發展之路,一門心思開發生產發動機活塞環。如今環新集團生產的氣門座圈和汽油機產量中國第一,活塞環產量則居世界第一。

      重返“快車道”

      盡管安達爾最初產的轎車只能在安慶市博物館才能看到,但懷揣“造車夢”的安慶仍沒有放下心中的渴望。近年來,安慶黨委政府矢志不渝抓工業,在汽車產業內的持續“落子”,也為一步步靠近夢想埋下了草蛇灰線。

      回看當時的決策,重要的轉折點或許發生在2016年。當年7月,國內第一家完全按照專業新能源整車生產模式建設的工廠交出了第一份答卷。江淮安慶分公司首臺新能源汽車iEV6E在下線,這個投資近20億元的項目,重拾安慶汽車產業發展之路,安慶魂牽夢縈的“造車夢”也得以高質量推進。2016年投產至今,這座占地800多畝的工廠,成為江汽發展新能源事業的重要一子。目前,江淮二期項目建設正酣,項目投產后,可形成雙班年產20萬輛整車的生產能力,年產值達200億元。

      不僅在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上,專用車和傳統車領域的招引上,安慶也在發力。2021年,《安慶市汽車千億產業引領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 年)》的提出,使隱藏在安慶人心中多年的“造車夢”正重返快車道。

      距離江汽僅一步之遙的福田雷薩股份有限公司,在2022年7月6日實現了投產。福田雷薩董事長助理李新毅對項目落戶安慶的過程記憶猶新:“2020年的6月12日,我們與安慶經開區管委會第一次接洽,7月1日就完成了項目簽約。后面的廠房建設、設備安裝等工作也都推進迅速。”

      雷薩總部及特種車輛智能制造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30億元,占地面積870畝,項目分二期進行,其中一期占地551畝,投資金額17億元,項目建成可實現年產3萬臺專用車、產值過百億的專用車集群規模。

      同樣是整車項目,雷薩投產的三天后,2022年7月9日,安慶的另一家整車廠振宜汽車也迎來標志性時刻——振宜汽車第1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這一天,距離該品牌首臺整車下線,剛剛過去一年半時間。

      總投資30億元的安慶振宜汽車則專注于傳統乘用車,集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于一體,均采用全球先進生產設備和工藝,正在打造近千畝的汽車出口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5萬輛整車和15萬套KD件生產能力,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  

      “鏈鏈”生輝

      汽車產業,需要技術、資本、人才、市場等要素高度集聚、深度融合,這也正是安慶工業立市強市需要的引擎。

      不難看出,站在“十四五”的起點上,安慶三大整車廠以超常的速度,取得戰略性的突破。

      安慶市經信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對于汽車行業生態來說,發展整車工業是每個造車城市都夢寐以求的。安慶有汽車零配件的優勢產業,而整車廠憑借著強大的系統設計和集成整合能力,扮演著關鍵節點和核心載體角色,可以實現產業集群的優勢。

      如今,安慶的汽車產業版圖日漸清晰——從上中游來看,國軒新能源、永恒動力天宇機電、中磁高科、振昌芯力、江宸新能源、楚航電子等企業,覆蓋了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換電站、毫米波雷達等諸多環節。其他零部件澤涵蓋環新集團、新富新能源、匯通等企業。而從下游來看,當地已形成江淮汽車安慶分公司、振宜汽車、福田雷薩三大整車企業近60萬輛產能。千億級產業版圖雛形初顯。

      在安慶,汽車工業是實實在在的“一把手”工程。市級領導領銜的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由鏈長頂格推動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雙招雙引”,頂格傾聽企業訴求,頂格協調重大問題和事項,“加速度”推進項目落地。

      作為安慶市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國軒新能源有限公司動力電池一期項目總投資70億元,年產10GWh,簽約即開工,8個月就投產,跑出了安慶“雙招雙引”新速度。桐城國軒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平說,去年8月至12月,企業實現產值13億元,營收11億元。今年1月6日,美的集團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戰略新基地也在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投產,首臺產品同步下線。

      汽車業被稱為“制造業中的制造業”,在“打法”上,安慶則沿用了安徽一貫的創新舉措“產業鏈招商”,招引產業鏈上中下游和各關鍵節點的頭部企業、拳頭項目,來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推動整車企業增量提質,深化汽車全產業鏈布局,一群“懂經濟、知產業”的招商干部們也在持續發力,補齊核心零部件短板和弱項。

      針對汽車產業原材料成本上升、缺芯斷供風險,他們到湖南長沙與汽車傳感器和芯片生產企業深入對接,成功引進總投資10億元的年產3000萬片汽車芯片和傳感器項目,項目已于2023年1月16日簽約,補齊安慶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芯片生產的空白。

      從安慶港出口的轎車

      “千億”夢想

      發展、做大做強汽車產業,對推動安慶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工業立市強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2020年安徽“三地一區”的定位得到明確,長三角先發地區的產業轉移是“大勢所趨”。懷揣造車夢的安慶,也“借勢發力”,向建設長江中下游有競爭力的千億汽車產業新城競發。

      政策、資源集聚到一定規模,便可以呈倍數增長,對產業的拉動效應會十分明顯。支撐安慶夢想落地的要素,也日漸清晰。

      從政策層面,安慶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確的,繼合肥和蕪湖之后,重點打造的安徽省汽車產業“第三極”。

      從自身條件來說,近年來,安慶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構建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發展體系,形成了以整車制造為引領、汽車零部件為基礎和支撐、汽車服務業為補充的汽車產業體系,建立了以安慶經開區為核心,各相關縣(市、區)多點發展的產業布局。

      從平臺來看,安慶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基礎良好,擁有全省唯一的整車進口口岸、全省第五個綜保區,安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認定為國家級汽車零部件高新技術特色基地……發展汽車產業,安慶可謂“順勢而為”。

          2022年,安慶全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達500億級體量,其中,規上汽車及零部件工業企業120家,規上工業產值400億元,整車產量17.6萬輛,已初步具備50萬輛整車和28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力爭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備競爭優勢的零部件企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

      汽車工業代表的現代工業文明,科學專注、注重創新、進無止盡、追求效率,這些正是安慶文化所需要注入的新內涵。

      安慶千億“造車夢”已有無限可能性。安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將把握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機遇,積極承接東部地區汽車產業轉移,瞄準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堅持“龍頭企業引領、重大項目支撐、錯位協同推進、國內國際市場并重”的發展戰略,不斷增強要素吸引力和產業聚集力,構建集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于一體的汽車產業體系,穩固安徽汽車產業“第三極”的地位。

      “造夢者”安慶,在“重振雄風、重塑輝煌”的大道上,正迎面走來。


    上一篇:關于“2023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汽車產業及供應鏈博覽會”時間調整的通知

    下一篇:傾聽需求精準服務丨2023長三角汽車產業博覽會深訪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