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舉行,作為安徽的“首位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這場發布會的主角。記者從現場獲悉,今年1-9月,全省汽車產量169.9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60.6萬輛,汽車出口82.2萬輛,占全國比重為24.3%,中國出口每4輛汽車中就有1輛“安徽造”。今年前8個月,安徽規模以上汽車業營業收入3212.1億元。
江淮釔為智慧工廠
安徽將建設國家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檢測中心
今年,安徽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取得明顯成效,在安徽全力營造的產業發展的“舒適圈”里,“首位產業”一路奔馳。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安徽出臺《關于強化創新引領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指導意見》,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若干政策》,在全國率先啟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促進條例》立法工作,這一系列“組合拳”為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擘畫了發展藍圖。
“指揮棒”深入盤活資源,產業布局也在不斷優化。安徽一方面,堅持差異化發展路徑,構建“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其他市多點支撐的一體化發展格局,督促各地比學趕超;另一方面,安徽梳理摸底全省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企業3700余家,建立清單分類擇優開展扶持培育。
通過推動7家整車企業落實《建設高水平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共識》,安徽打造出全省零部件供需對接平臺,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路演大廳”推動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后市場企業、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高效精準對接。
安徽誠意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大眾、蔚來、美國康寧、大陸馬牌、緯湃電子等知名整車、零部件企業紛紛加大在皖投資。特別是德國大眾汽車,在合肥建立了大眾總部之外全球第一個新能源汽車研發、創新和部件采購中心。
與此同時,國家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檢測中心(安徽)、招商檢測華東測試基地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未來5年,安徽將打造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的生態建設。
新港江汽純電車生產基地車間
每4輛出口汽車中就有1輛“安徽造”
安徽全面動員、全面投入“首位產業”,“安徽造”汽車在產能和消費市場表現強勁。
今年1-9月份,安徽汽車產量169.9萬輛,同比增長45.7%,占全國比重為8.1%;新能源汽車產量60.6萬輛,同比增長76.6%,占全國比重為9.6%;汽車出口82.2萬輛,同比增長78%,占全國比重為24.3%,較年初提高3.9個百分點,全國出口每4輛汽車中就有1輛“安徽造”。
在產銷總量持續增長的同時,汽車產業總體效益也顯著提升。今年1-8月份全省規模以上汽車業增加值增長43.2%,增幅比全國汽車業高31.5個百分點;營業收入3212.1億元,增長45.8%,增幅比全國高34.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147.1億元,增長285.6%,增幅比全國高283.2個百分點。
在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面,安徽全力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支持車企市場開拓。今年1-8月,全省汽車消費市場加速活躍,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5%,其中,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60.6%。8月份,全省限上汽車消費同比增長7.0%,高于全國5.9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消費增長66.2%。
海外市場中,1-8月,安徽電動載人汽車出口額3億美元、增長57.4%。截至8月底,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共在海外設立45家子公司,協議投資額20.3億美元,覆蓋20個國家及地區。
目前,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54.4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4.62%。今年以來新增滲透率為39.2%,今年每銷售100輛汽車,就有近40輛是新能源汽車。
今年,借在國慶期間持續開展的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安徽邀請到95個品牌攜全系新能源車型參展,參展車輛達1000余輛,累計迎來觀眾53.5萬人次,銷售車輛18037輛,銷售額超31.7億元。
蔚來換電站
打造從零部件到充電樁的全產業鏈
從龍頭企業“一枝獨秀”到產業集群各美其美,安徽對前端的汽車零部件到后端的充電設施等細分領域的企業,都在大力培育。
作為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安徽圍繞整車企業、關鍵零部件企業開展“鏈主”招商,鼓勵整車企業引導其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就近落地,推動集聚發展。如大眾安徽吸引38家供應商落地合肥,蔚來汽車已有120余家供應商在安徽布局。
針對車規級芯片、“三電”等產業鏈核心環節,安徽優化招引政策,吸引優質零部件企業入駐安徽。今年以來,已簽約、開工10億元以上汽車領域項目152個,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46個。
對省內具有潛力的零部件配套企業,安徽通過構建從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到獨角獸企業的成長培育機制,推動優質零部件企業加快上市,鼓勵傳統零部件企業針對新能源的發展方向“換道超車”。
針對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安徽一體化推進市、縣、鄉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到2027年建設各類充電樁50萬個,基本建成現代化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系。《安徽省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系建設方案(2023—2027年)》《安徽省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暫行)》等文件的出臺更是為“打造新能源汽車出行最友好省份”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