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kkikg"><kbd id="kkikg"></kbd></noscript>
  • <table id="kkikg"></table>
    <table id="kkikg"><option id="kkikg"></option></table>
    內頁banner
    媒體中心
    長三角專業汽車制造、新能源、零部件展覽會

    消失了82年的美國汽車制造商,復活后卻成為國內汽車新品牌

    如果將傳統燃油汽車比喻成老臘肉,一點不為過。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燃油汽車很多零部件的打磨、性能、質量等都會得到有效提高。譬如BBA,無一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改進,從而成為目前全球豪華車型的代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車企都有這份“榮光”,一旦中途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倒閉或破產,即使能夠再次進入也是很艱難的一件事情。

    這是由于汽車發展必然因素導致的,要知道短期的離開汽車市場,很多汽車方面的科技自然就有些“生疏”,要想追趕必然需要時間和成本方面的付出。但目前來看,很少有車企能夠超越,因為很多車企基本上是每天每日的跟進研發,而后續進來的必然壓力更大很難突破。新能源汽車方面也是一樣,即使“資歷”多高,就算是買回來的依然還是“空殼”狀態。

    擁有82年新能源汽車歷史 只不過是華麗換了個身份而已

    1907年,在美國底特律成立了一家老牌汽車制造商,也就是底特律電動汽車公司。該車企在成立后的第五年(1912年)就生產了目前全球比較盛行的電動汽車。但是由于后期內燃機汽車的便捷性和普及,使得底特律電動汽車在1939年以后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迄今為止已經擁有82年的歷史。

    但當時的底特律電動汽車萬萬不會想到,時隔差不多一個世紀以后電動汽車又開始“流行”起來,外加上特斯拉等美國傳統電動汽車制造商取得的成功,底特律會不會很后悔?當然不會,因為這個時間跨度雖然比較長,但是永遠沒有消失。2008年,底特律電動汽車宣布正式回歸市場,而且由林秀山出任該公司的CEO。

    不僅如此,回歸后的底特律電動汽車也開始“瞄向”中國市場。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遠東控股集團旗下品牌)與底特律電動汽車控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發展總公司正式簽約,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帝特律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而且名字僅改了一個字,稱之為帝特律電動。但是,更換一個華麗的身份就能夠代表一切嗎?

    在汽車制造領域,同樣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的盛行,各懷鬼胎的車企、企業、資本都在源源不斷地進入。而底特律汽車實話實講,過時暫且不說,重新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話無疑也是一張空白紙。幾十年前的技術如果能夠放在今天還能夠“吃香”,那么只能說明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張紙糊的殼子而已。而就因為這,完全地復活了一家幾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2017年,江蘇宜興環科園、遠東智慧能源、美國底特律電動汽車三方簽約成立合資公司,投資18億美金造電動車,新公司名字暫定"帝特律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其中,底特律電動汽車出資3億美元,占股50%,智慧能源出資2.4億美元,占股40%,宜興環科園出資0.6億美元,占股10%。

    當時的預計是2018年能夠拿到汽車生產資格,然后在2019年批量生產車型。雖然帝特律電動汽車使用的是蓮花底盤,與特斯拉第一代車型roadster共用底盤。不僅如此,SP:01搭載37kwh的動力電池包,百公里加速時間為3.7s,最高時速250km/h,續航里程288km。可是,事實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看到批量生產,即使是少許的批量生產。

    造車都是“各懷怪胎” 希望宜興不要再走如皋的老路

    不知道宜興在造車的時候有沒有想起過如皋,還是一家美國“老牌車企”想要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分一杯羹,到最后各種錢都沒有少花,可是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而此次的帝特律完全有賽麟汽車當初的影子,因為三方投資也都是各懷鬼胎。底特律電動汽車想要重獲新生、智慧能源想要進入新能源、宜興環科園想要重點打造屬于自己的產業。

    可問題是,當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源源不斷地進入時,進而是資本和技術的全面鋪展。而新成立的帝特律有哪些優勢是其他車企沒有的呢?或許有人會說是政策的扶持、智慧能源母公司的加持、底特律的底蘊,但是沒有人會想到,相比較主攻SUV方面車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帝特律汽車的砝碼貌似還真不強大。

    而目前的情況是,遠東控股想要進入新能源、底特律完全看中中國市場、宜興想要恒生一筆,造車都各懷鬼胎,誰能夠真正的相信這樣一家車企。尤其是幾年了還沒有看到一款車型出現,縱然底特律旗下有亮相過車展,可是誰又能夠相信當真正的實現量產以后到底能不能做出來。當年樂視汽車的經歷還歷歷在目,賽麟汽車才過去多久,誰又能保證?

    造車并不是想當然,也不是說把一個幾十年前的“老古董”搬出來就能夠代表輝煌的歷史。如果底特律電動汽車能夠重回市場,那么在美國早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代表扛把子,可是當瞄準中國市場以后,心思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如皋已經發生了一次,希望宜興還是睜大眼睛。


    上一篇:汽車產業鏈,來了“第三者”

    下一篇:長城:汽車產業創新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