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連續多年持續擴容,2021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井噴年”。面對行業的高速上行,今年以來,不斷有新品牌入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環境日趨激烈。
“在如此龐大的賽道中,如果不明確定位很容易迷失或被淹沒,新‘新品牌’尤其如此”。12月27日,電動屋董事總經理胡俊在接受方向君采訪時表示。
在胡俊看來,當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中,家庭第二臺車增購需求正快速擴張。區別于首臺車追求面子、功能全面的消費觀,增購第二臺車的消費行為明顯更理性務實,使用場景也更為明確,如接送孩子、超市購物等日常通勤場景,他們更關注車輛的靈活性、便捷性、經濟性,高性價比的小型新能源車型成為了他們目光的焦點。
其次,Z世代年輕人已然開始成為消費主力軍,他們有著與80后截然不同的消費觀念。對于他們來說,車可以成為一種快消品,“個性好玩、不要太貴”是他們的多數選擇。
再者,就是低速電動車用戶的升級換購,也是一片很大的增量市場。
“我們將高性價比入門級純電車型產品,作為進入市場的切入點,通過10萬元以下的電動車型,搶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這個需求量巨大的細分市場,高速拓展銷售服務門店,以快速實現用戶增量,這是當前電動屋最主要的任務。”胡俊告訴方向君。
資料顯示 “電動屋”是重慶新特汽車旗下的全新電動出行品牌,于今年8月正式對外發布。2020年,重慶新特汽車進行重組,形成了全新的經營主體。今年8月,重慶新特汽車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重慶長壽高新區政府、鼎暉投資、開域國際集團、翮沐科技等。“電動屋”被看作是新特汽車重新出發的起點。
據介紹,首款純電動車“YOUNG光小新(參數丨圖片)”已于今年8月上市,共推出S400和L400兩款車型,指導價分別為5.98萬元和6.58萬元。新車定位A0級純電代步車,標配402公里長續航;目前已正式開啟用戶交付,今年年底有望實現交付量破千。
2022年實現毛利率轉正
值得關注的是,造車的時間窗口期即將關閉,面對資金的壓力、傳統車企的圍追堵截以及跨界造車的高舉高打,這家造車新新勢力正在加速奔跑。
繼YOUNG光小新之后,2022年電動屋品牌還將推出三款全新的純電車型產品,完成從A00-A級的產品型譜完善。
據介紹,2022年,電動屋將再推一款更具功能化、更加智能化的A0級純電車型,持續以高性價比搶占C端市場;同時,電動屋還將推出一款更具經濟性的A00級純電車型,針對共享汽車領域開啟橫向探索;針對出租車、網約車運營市場,電動屋品牌明年也將推出一款滿足實際需求兼具高性價比的A級MPV純電車型產品。
此外,2022年電動屋品牌將繼續高速擴大銷售網絡的覆蓋率,目標在年底前實現全國范圍內250個城市的覆蓋,建立500個門店。
更為重要的是,電動屋計劃在明年實現盈虧平衡。
“明年的銷量計劃是達到5萬臺,按照這個銷量規模,我們的毛利率肯定可以變為正值。這還只是很保守的數字,實際保本銷量會比這個更低。”電動屋首席營銷官劉宏偉在接受方向君采訪時表示,針對海外市場,電動屋也已開始布局,明年有望實現第一批產品出口。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是“蔚小理”三家頭部造車新勢力,實現毛利率轉正用了3-5年時間,電動屋如何能在成立兩年后實現毛利率轉正?
“我們采用了行業首創DOCK模式,可以在研發、生產、營銷、運營四個方面實現非常好的降本。”
據劉宏偉介紹,第一是研發降本,通過主控核心技術,再聯合成熟和優秀的技術公司共同開發,由此可節省大量人力成本;第二是生產降本,中國乘用車產能已經接近六千萬,但是今年銷量僅僅兩千萬,產能利用率非常低,大量的企業開工不足。電動屋選擇中國重汽VGV合作生產,但完全主導品控和供應鏈,而不選擇自建工廠,至少節省了20億元的資金負擔;第三是渠道降本,采取區域獨家運營機制,即經銷商合伙人機制,這減少了內部競爭、實現了店廠分離;第四是用戶運營降本,采取DTC直面用戶的運營模式,而不是按照傳統車企大規模投廣告的老方法去與用戶溝通。
“在四個方面做到了降本,這就是為什么電動屋可以回歸本源,在10萬以內入門級市場做到性價比最高。在這樣的運作模式下,通過測算,當明年實現5萬臺規模后,成本就能夠做到正數。”劉宏偉表示。
隨著產品規劃逐步落地,電動屋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野心也逐步顯露。
據胡俊透露,電動屋的目標是在2022-2023年兩年內完成產品布局,2024年成為市場頭部企業。
“未來隨著銷量上升,我們在適合的時候會考慮在真正意義上控制一個生產基地。但也未必是自建,因為整個汽車產業鏈產能富余量非常大,我們會更高效地整合利用產業鏈中的優勢產能。”胡俊表示。
如何突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達到12.7%,市場需求依舊旺盛。值得一提的是,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升至17.8%,新能源乘用車的市場滲透率為19.5%。
雖然入門級電動車市場存在增長空間,但這一細分市場也吸引眾多企業入局,目前,在A0級、A00級純電動汽車市場中,已經有了宏光MINI EV、歐拉黑貓、奇瑞eQ、哪吒V、零跑T03、長安E-star等多款熱銷車型。
值得關注的是,自上市后,宏光MINI EV一直以3萬-4萬輛的交付量長期占據該市場銷量冠軍。
在小型電動汽車市場中,競爭雖尚未達到白熱化,但先入局者已逐漸占領市場,對于后入局者的電動屋而言,挑戰重重。
“我覺得新勢力的1.0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已進入到新勢力造車的2.0時代。我認為,2.0時代更‘新’的是商業模式。剛才所講的行業首創的DOCK模式,就是我們核心競爭力。”胡俊表示,“制造商不是重慶新特汽車的終局,全棧式的純電智能出行服務商才是我們的未來。電動屋的未來目標將會是圍繞移動出行場景,構建用戶生態體系,目標在2024年成為市場頭部企業。”
按照規劃,電動屋將用兩個階段實現企業轉型。
在起步階段,電動屋將從10萬以下的入門級純電車型產品切入,基于這個需求龐大的細分市場,以高性價比的產品,高速拓展的銷售服務門店,快速實現用戶增量,為用戶生態的構建打下體量上的基礎。
第二階段,向服務商轉型。針對未來移動出行場景,電動屋將從個人用戶出行、出租車網約車運營以及城市物流三個場景出發,推出產品與服務相結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如果說新能源化是這場革命的第一槍,那么智能化應該是未來行業洗牌的關鍵所在。電動屋從入門級純電車型產品起步,未來要通過產品和服務,一站式滿足用戶多元化的移動出行需求。最終圍繞純電移動出行形成多元盈利的商業價值,這是我們‘全棧式純電移動出行服務商’的未來定義。”胡俊告訴方向君。
此外,面對早期新特獲得的大量的網約車運營牌照,胡俊表示未來一定會有布局。
“全國范圍的出行運營許可也是一個優勢基礎,在商用領域,物流、農業、運營這些方面都有著對于智能化、低成本的需求,是我們未來布局的重要業務領域。”胡俊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