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kkikg"><kbd id="kkikg"></kbd></noscript>
  • <table id="kkikg"></table>
    <table id="kkikg"><option id="kkikg"></option></table>
    內頁banner
    媒體中心
    長三角專業汽車制造、新能源、零部件展覽會

    中國汽車產業崛起,汽車大國指日可待,它是成為發達國家的關鍵

    這些年中國被噴得最慘的車企是哪些?上汽、廣汽肯定名列榜首,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上汽不接下汽”,鍵盤俠們總喜歡拿我國汽車產業和高鐵產業比較,他們認為:同樣是市場換技術,高鐵自主化成為國產的驕傲,而且走向了世界,而反觀汽車產業,長期被國外品牌控制,自主也長期無法崛起,他們認為這次恥辱。但事實真是這樣嗎?本期內容將會用數據來證明,中國市場換技術做得沒錯,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崛起,結果超出許多人想象。


    先來看一數據: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200萬輛,達到了201.5萬輛,2021年全球經濟不景氣和全球缺芯片的情況下,中國汽車產業成功逆襲的確出人預料,為何說是逆襲呢?因為在2021年以前,我國每年出口的汽車長期保持在100萬輛左右,所以2021年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和轉折。那么這200萬輛汽車出口數據中,到底在全球能排多少名呢?因為全球多個國家數據還沒有出來,目前預估是保底全球第八名,不排除可能會是第5或第6名,那么是哪些車企做出了重要貢獻呢?



    在出口的中國車企中,上汽出口29萬輛位居榜首,同比增長68%,噴上汽的鍵盤俠們估計以后要找新理由了,奇瑞出口26.9萬輛位居第二,長城汽車出口14.3萬輛位居第三,長安汽車出口11萬輛位居第四,吉利汽車出口11.5萬輛位居第五。有人可能會說特斯拉的貢獻肯定很大,但2021年從中國出口到海外的特斯拉僅為16萬輛,占中國汽車總出口量的7.9%,占比多不多各位自行判斷了。



    2021年整車出口創造了310億美元的外匯收入,這個收入大概率會超過老牌汽車大國英國,十分接近韓國的出口數據了,這意味著我們很快就會成為第四汽車大國了。再來看另外一份數據:2021年中國汽車總共生產了2608.2萬輛,總共銷售了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雖然我們出口只占了很小的比例,但是我國總的生產了2600多萬輛,我們單看生產量,已經和美日德比肩甚至偶爾還要超越他們,雖然我國生產的汽車依然是國外品牌居多,但是這些汽車許多的零件都是國產,這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和稅收,也帶動了許多相關產業的發展。


    當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只有兩個產業帶動的產業鏈最龐大,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汽車產業,而房地產是一個低技術含量的產業(相對汽車產業),雖然它帶動的產業鏈最廣,但是無法讓一個國家的制造業變得強大,而汽車產業是僅次于房地產之后,帶動產業鏈最廣的一個產業,關鍵它是高技術的代表,大家不要小看汽車產業,過去幾十年里它一直是高端制造的代表,未來幾十年它依然將是高端制造的代表,汽車產業可以帶動新能源,精密機械,傳感器,電子系統等產業發展,也會推動材料學、力學等的發展,汽車行業帶動的鋼材,鋁材,橡膠,朔料,纖維,石化,玻璃等,基本都是各個行業的隱形冠軍,比如曹德旺的玻璃。而房地產帶動的是什么?鋼材、鋁材、玻璃、河沙等產業的發展,所以房地產和汽車產業相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區別。所以大家會發現,高端制造業大國代表的美日德都是汽車大國,又比如英國、法國、韓國、西班牙等汽車產業都非常不錯,毫不夸張地說,中國想要成為制造業大國,想要成為發達國家,必須先成為汽車大國。韓國成為汽車大國多少年了,但在2021年才被認定為發達國家。所以別小看汽車,你以為技術含量不高,其實里面包含了大量高科技,而且會帶動眾多產業升級發展。


    要成為汽車大國首先要生產量大,其次是要爭取出口量大,最后是要國產品牌占的份額大,我們第一步已經完成多年了,第二步出口量已經開始突破了,隨著我們新能源汽車開始發力,而傳統燃油汽車也開始崛起,所以未來我們出口量只會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國產品牌也會跟著崛起,所以中國成為汽車大國可謂是指日可待了。為何說是指日可待呢?



    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954.3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4.4%,同比增長23.1%。雖然和德日每年2000多萬輛的產出還有差距,但是我們增長速度快啊,而且新能源汽車崛起勢頭很快,這就會縮短我們追趕的時間。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增速1.6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了13.4%,而在2020年只有8%,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2022年中國新能源車可能會占市場份額的22%,意味著在2021年的基礎上要增長近9%。


    未來德日在新能源車領域市場份額會下降,中美會快速上升,一升一降我們追趕速度能不快嗎?個人認為,國產品牌汽車追上德日美最多需要7-12年的時間,如果發展得好,可能4-7年就能追上他們了,追不上和他們差距也不大了,所以我才說追上美日德指日可待了。


    為何我有這么足的底氣這樣說呢?首先是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我們這幾年追趕很快,主要汽車大國基本放棄研發新的燃油發動機和變速箱了,而國產汽車的發動機已經崛起,變速箱也在崛起,所以這些年國產燃油汽車的銷量才能屢創佳績,未來他們將在中低端領域搶占更多市場,中高端市場也在發力,相當于他們停下來等我們追趕了,這會加快我們在傳榮燃油車領域的追趕腳步。



    而在整車質量和口碑上,中國品牌的汽車也不斷崛起,比如2021年歐盟汽車安全評估組織的報告稱,上汽MG和蔚來汽車的性能、質量評分等,都和奧迪、寶馬一個檔次了,別拿奔馳來說事,這車從不坑窮人,后面我會說到一份數據。而中國紅旗H9汽車,則被沙特評選為最受歡迎的安全車輛之一,沙特土豪們購車有多挑剔各位應該清楚,能讓他們給出高評價不容易。而日本的采訪節目中,日本專家對中國的五菱MINI EV拆解后,感嘆這車在日本根本不可能用這么低的價格造出來,而且是在確保質量的情況下,所以他感嘆中國汽車可能會追上日本。



    關鍵零件、整車質量和口碑都在上升,而中國汽車還在與時俱進,比如歐盟汽車制造商協會報告表示,歐洲消費者認為中國汽車相比日韓汽車,更具有科技感,特別是新能源車上面,而智能聯網和自動輔助駕駛也非常吸引他們。所以出現了一個許多人不相信的結果,那就是2021年我國汽車第一大出口國竟然是沙特,這可是全球汽車高端市場,前10大出口國中基本都是發達國家,比如澳大利亞、俄羅斯等,歐盟更是我們第四大汽車出口市場。



    其次未來是新能源汽車的天下,而在這個領域中美走得最激進,積累也最深厚,德日已經落后太多,所以可以預見,這會加速讓中國汽車產業崛起,很快就能成為和美日德并列的汽車大國。



    最后未來汽車主要增長點在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市場龐大,所以未來國產汽車將會搶占更多紅利,這會讓中國車企們吃飽喝足,所以大家也可以看見,百度、華為、小米等紛紛開始造車,就是看到了中國汽車未來的巨大的增長潛力。



    雖然中國汽車已經開始崛起,但是和美日德韓還有差距,特別是中高端領域還需要發力,還有核心芯片領域,以及部分中高端核心零件等,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打造出一個或者幾個中高端品牌,這樣才算中國汽車產業真正強大了。



    當然我們也不用氣餒,雖然我們還有差距,但是西方也因為長期領先有點麻痹大意了,導致汽車質量大幅下滑,他們這是自毀前程是我們的機會,我們以中國市場為例:2021年全年,奔馳共召回了278萬輛位居榜首,共召回了17批次,涉及10多個品牌,所以我才說奔馳從不坑中國窮人,各位看2021年數據,寶馬銷量為何超越奔馳?就奔馳這些年的口碑和質量下滑速度,不被寶馬超越就奇怪了。自主品牌五菱含寶駿共召回145萬輛位居第二,召回2批次涉及10多個品牌,各位一定想不到第三名是誰,就是吹上天的豐田,共召回128萬輛8個批次10多個型號。其它品牌的我就不列舉了,美日德和自主品牌紛紛上榜,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年國外汽車質量和口碑都開始下滑,并沒有吹的那么好,而國產品牌也沒有那么差,雖然許多口碑和質量不好,但是更多車企的口碑和質量大幅提升了,并且在發達國家被接受和認可。


    中國成為汽車大國指日可待,相信當中國成為汽車大國后,距離我們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就不遠了


    上一篇:瑞銀“把脈”中國汽車產業:市場混戰激烈 2022年或將供大于求

    下一篇:全面開放加速中國汽車行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