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kkikg"><kbd id="kkikg"></kbd></noscript>
  • <table id="kkikg"></table>
    <table id="kkikg"><option id="kkikg"></option></table>
    內頁banner
    媒體中心
    長三角專業汽車制造、新能源、零部件展覽會

    一張逆勢增長的汽車“成績單”,看長三角產業加速馳騁

    夏日炎炎,7月,本是汽車市場傳統銷售淡季。然而,隨著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復蘇,今夏汽車“成績單”卻讓人彈眼落睛:上汽集團實現逆勢增長,整車銷量同比增長43.7%,5月至7月整車銷量實現環比“三連漲”;新能源汽車處于高速增長狀態,三家一線造車新勢力月銷量全部過萬,交付速度也在穩步提升……

    疫情的陰霾與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一度讓產業發展面臨種種挑戰。而隨著物流“堵點”逐步暢通,蓬勃活力日漸回歸,長三角繼續跑出“一體化”“高質量”的發展“加速度”。汽車產業的熱潮,就是其中一道鮮活縮影。


    邵曉艷 繪

    產銷攀升

    生產研發火力全開

    自動化生產車間內,機械臂上下擺動,每天有10萬臺胎壓傳感器發射機生產下線……上海保隆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訂單滿荷,“火力全開”。

    “6月-7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快速恢復攀升。我們的生產規模超過了去年同期,6月產量與去年同比超過45%以上,7月超過20%以上。”保隆科技總裁張祖秋告訴記者,疫情之后,國內汽車市場的需求、到整車企業的產量,都是快速回升復蘇中。

    保隆科技研發生產汽車零部件,以輕量化、智能駕駛、汽車傳感器為主,總部設在上海松江,在安徽合肥、宣城還分別設有生產基地——公司布局,恰好都地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節點。


    保隆科技合肥園區空氣彈簧生產線

    “本輪上海疫情暴發以后,我們一直在封閉生產。在此期間,無論是上海本地政府,還是安徽政府,都給予我們大量幫助。”今年4月,在物資非常緊張的時候,宣城下屬寧國市政府特意將援助物資送到上海,雪中送炭之舉讓張祖秋感動不已,“在我們有困難時,異地政府給予大量幫助。其實這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呈現。”

    疫情期間,由于物流不暢,原材料與生產成品,都通過安徽廠區中轉。“我們有長三角通行證,可以每天往返。”張祖秋坦言,這直接展現出公司在長三角布局的優勢。如今,“堵點”暢通,生產研發都在提速。“公司也研發出全新的空氣懸架產品,成為我們新的業務板塊。”


    空氣懸架系統鋁質儲氣罐生產線

    區域協同

    產業“心臟”動力澎湃

    “長三角是我國主要的汽車產業聚集地,我們有許多合作伙伴都在G60科創走廊沿線。”張祖秋透露,保隆還將在臨港建設新廠房,“臨港有很好的扶持政策,與特斯拉、上汽基地離得很近,也讓我們的布局進一步完善。”

    如今,長三角已形成規模較大、鏈條較完整的汽車產業集群。


    在上汽集團臨港乘用車工廠,一輛新車剛剛下線

    在上海,素有國際汽車城之稱的嘉定,正在大力發展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滴水湖畔,臨港新片區內,眾多全球領先汽車企業亦匯聚,目標 “全球動力之城”,要打造新能源汽車動力制造基地。

    有“龍頭起舞”,也有區域協同。

    且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數據顯示,目前九地市均有整車企業,產業鏈企業超4000家,產值超7000億元。蘇州高鐵新城已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區域的“一號產業”;合肥劍指全國新能源汽車之都與智能新能源汽車創新高地;湖州以動力電池產業作為支撐點;蕪湖將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列為首位產業……新能源和網聯汽車產業聯盟成立,產業鏈在九城市星羅棋布。


    蘇州相城區智能網聯汽車公共測試道路

    一輛車有10000多個零件,需要各地區的多級供應商生產和集成。上下游環環相扣,跨區域緊密協同,對產業穩定發展至關重要。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規模突出,堪稱這條產業鏈的“心臟”。

    創新機制

    經濟韌性經受考驗

    “長三角汽車產業鏈安全發展與持續創新研討會”“G60產學研合作系列推介會”……

    連日來,一場場招商培訓、要素對接活動“云”上舉辦,為企業與投資者牽線搭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直播間開播3個多月來,已舉辦在線直播36場,觀眾近30萬名,探索形成線上要素對接的新模式。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舉辦多場直播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辦產業組組長戴志明介紹,今年5月初,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就已發揮跨區域協同發展優勢探索“鏈式復工”,包括協同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池”制度,推行防疫措施互通互認,在汽車等重點領域開展線上要素對接活動等。

    與此同時,科創走廊其他節點城市也敞開懷抱——杭州啟用上海產業鏈應急保供杭州中轉站,蘇州的“蘇鏈通”平臺線上“接單”,湖州推出關心關愛貨運司機(船員)十條服務措施,蕪湖建立了“白名單”制度暢通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宣城8條舉措抗疫助企促發展,合肥用“合運通”打通貨運交通“腸梗阻”……由此,G60科創走廊的產業鏈供應鏈經受住了考驗。


    長三角重要物資應急保供寧波中轉站

    今年5月以來,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長三角地區也相繼發布一攬子政策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企業紓困的同時,長三角各地也密集發布購車補貼,刺激汽車消費。

    恢復元氣、加速馳騁,在多方努力下,汽車行業產銷回升。面向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未來,如何進一步增強產業鏈韌性、形成更完備的協同機制,將成為長三角三省一市的重要議題。


    上一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貧富差”加劇:上游“吃肉”,下游“湯都喝不上”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真的會成為未來交通工具的主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