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一組統計數據,“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從2012年底的2萬輛,增漲到今年5月底的1108萬輛。自2015年開始,產銷量連續7年穩居世界第一。”通過統計數據的對比,可以看到,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是全球汽車轉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從公司品牌情況看,2021年全球十大新能源汽車熱銷車中,我國品牌占有六款。從技術實力角度看,十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掌握了底層控制技術,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相比2012年提高了1.3倍,價格減少了80%;從公共配套設施條件看,我國目前累計建成汽車充電樁261.7萬個,汽車充電站1298座,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充換電網絡。
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車企的典型代表總市值達到1.02萬億元,正式宣布躋身A股“萬億市值”榜
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何取得如此矚目的成績?
答案就是充分發揮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科學合理有效調動了各個方面的積極主動性,營造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產業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目前為止,國家、地方陸續推出了600多項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國家政策,諸如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不限行、不限購,使用專用號牌等舉措都有效推動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的快速形成。
企業開拓創新是產業快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我國實施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并建立了動力電池和智能網聯汽車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這當中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是第一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上下游企業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創新商業模式,進而產生了產業發展強勁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