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進度、“搶”訂單,促進投資提速增效;搭平臺、組專場,撮合企業“茶話會”;簡流程、優補貼,為企業營造“舒適圈”……兔年伊始,安徽省“五大行動”如火如荼,為實現全省經濟快速“回暖”增添助力。2月13日,記者了解到,2023年一季度全省開工重大項目超1000個,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類項目占比近40%。
招大引強 項目投資“開門紅”
重點項目投資是衡量一片區域后續發展力量的重要方面之一。今年,一份《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3)》為全省投資指明方向。聚焦制造業、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安徽今年將推動項目快建設、快竣工、快投產,力促全省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在一季度全省投資和重點項目工作推進會上,重點項目“百花齊放”。今年一季度,全省開工重大項目1017個,總投資7069.1億元,投資結構同步優化,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類項目占比近四成,投資額占總投資的一半以上。同時,安徽設立總規模不低于200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重點發展新興產業及優勢產業,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更好融合。
此外,安徽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健全“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項目融資對接機制,按照“月月有活動、場場有主題”要求,舉辦四個季度開工重大項目融資、服務業鍛長補短項目融資、重點企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項目融資等對接活動,為項目投資組建“茶話會”推動精準有效投資。
一邊服務好落地項目,一邊繼續招商引資、招大引強。安徽還出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3個產業招商引資、招大引強工作方案,通過“賽馬”激勵機制,鼓勵引導市縣招引100億、80億、50億級項目。
優化服務 企業發展貼心護航
為給企業打造“舒適圈”,安徽開展企業融資專項行動、優環境行動、為民為企優服務行動。除了延續“二八工作法”“甘特圖”模式等工作方式,還將按照任務分工和時間節點推進工作落實。在服務方式上,數據賦能的功效會進一步放大,全省將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讓數據“跑路”代替企業跑腿。
除了優化企業行政審批流程,在獎補兌現上,安徽的企業和項目也將更加便利。通過改革完善政策組織方式和兌現方式,安徽再造項目資金申報和兌現流程,除揭榜掛帥、競爭評審外,投資補貼類、貸款貼息類和績效獎補類政策資金外,原則上實行“免申即享”。
結合“信用安徽”建設,安徽將繼續實行線上、線下7×24小時不打烊信用報告服務,實現一個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報告替代13個部門無違法違規證明,助力企業降本減負。全面對標滬蘇浙,進一步降低部分涉企收費標準。(劉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