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kkikg"><kbd id="kkikg"></kbd></noscript>
  • <table id="kkikg"></table>
    <table id="kkikg"><option id="kkikg"></option></table>
    內頁banner
    媒體中心
    長三角專業汽車制造、新能源、零部件展覽會

    肖磊:中國正在“溫水煮青蛙”式的重新定義全球汽車產業

    財經作家肖磊發文稱,從目前新能源車的國內市場和出口數據看,整個產業和行業的初步格局和趨勢已經較為明顯。

    品牌方面,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比亞迪(260.10 -1.38%,診股)和特斯拉很大的可能已經形成兩強爭霸的局面,盡管比亞迪國際市場份額還有限,但以國內市場的產業鏈和整個可持續體系支撐的國際化,后勁會很強,增長可能會很快。

    技術發展方面,一個是電池,另一個是智能化,這個實際上并不能決定當下的品牌走勢(以前可以),因為隨著新能源車規模的擴大,電池和智能化的扁平化反而會更明顯,很難有車企會完全領先對手好幾代,就算領先好幾代,也很難成為影響消費者的重大因素,因為其諸多的成本,都體現在了終端價格層面。類似于此前汽車技術層面的安全帶和安全氣囊、防抱死系統等等,以及同款車型的低配、高配等。

    當然,這里面,最值得關注點在于,中國的幾個造車新勢力。我個人覺得需要迅速的做出調整,因為時不我待。

    汽車的使用壽命是很長的(新能源車的壽命也會越來越長),隨便一臺車,用個十年都是常事,跟手機、電腦這種,兩三年就得換新的電子消費品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很多時候,買汽車也要考慮,這個汽車未來的服務能否有可持續性,這一點實際上規模和歷史業績等是會帶來很大影響力的。也就是買汽車的時候,大家可能會想,這是否是一個百年企業,會否成為一個百年企業(新能源車消費者的拷問)。

    過去大家追逐新品牌,更多的是“發燒友”形式的消費,一個發布會的演講,可能就會增加很多購買者,但對于真正的,大規模消費新能源的普通人群來說,根本不會關心這些,基本都是隨大流消費,從來不是“發燒友”形式的消費,這一點需要迅速想明白。隨大流意味著,大家買什么車,我就跟著買。

    這種背景下,一個小建議是,極端的說,蔚小理等,壓力會越來越大,可能需要戰略性整合,成為一個整體的造車新勢力巨型集團,然后跟比亞迪、特斯拉,以及更多傳統汽車集團進行競爭。

    這里面可以保留獨立品牌發展,但可以把管理、服務,以及后勤、智能化等等技術的使用、研發等,進行統一,更主要的是把各類碎片化的,此前用來彼此競爭的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形成資金、生產、研發、服務、營銷等等層面的聚合效應,才可能有機會分到可持續的市場。蛋糕大了,大家少分一點都很多,如果蛋糕不大,全部分給一方,也很難有啥意義,因為很脆弱,大廠商順帶就搶走了,都不用刻意針對性競爭。

    當然,有一些品牌,是專注于國際市場的,甚至是國際市場某個區域的,而還有一些品牌,是專注于中國農村的等等,如果就是要去深耕特別細分的市場,那也是可以理解的,機會同樣也存在。

    但無論如何,中國正在“溫水煮青蛙”式的重新定義全球汽車行業,這種定義,甚至是下一個一百年級別的,類似于一百年前福特發明汽車流水生產線那種,而中國引發的變革,不僅僅是生產線,還有礦產、材料、設計、交通、通訊、能源、智能化等等綜合領域的“古今之變”。


    上一篇:自動駕駛領域緣何紛爭不斷

    下一篇:外資零部件企業如何“掘金”中國增量市場